之前聊过的开悟都是站在人的属性这个视角来聊的。每个人站的视角不一样,看到的“风景”就不相同,以至于私信和留言出现很多不同的意见。这是自然而然的相,允许一切相存在。
思想文化这东西本就是阴阳同体,所以每一次写一个立意,总会被其它各种立意来打扰,总想尽可能全方位的表达清楚,可当一个立意写的庞大起来后,思路就会搞乱。没办法,只能选择主干,去除节枝。
人的属性我多次聊到,能成为高级动物,是因为有七情六欲,思维、发现的能力;而众生成为低级动物,也是因为七情六欲,思维的能力。这里面就分成两类,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接收。
我是谁?我怎么来的?要到哪里去?是世界公认的三大人生哲学问题,我不敢妄自菲薄,我只是输出和表达我的观点,所以叫挑战。
按照我的解读视角,我是谁,我怎么来的,要到哪里去?众生都是被动接收状态,主动的屈指可数。
一、“我”从哪里来?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有无相生,从无中而来。世界本没有我,父母和合孕育,就有了我。但这个我,并不是我要回答我从哪里来里的“我”。我们把婴儿状态下的我称之为我,我从哪里来的我称之为“我”。所以问题应该是“我”从哪里来?
我们看到的相: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会经历:出生、婴儿、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死亡这几个阶段。好像一个人的人生历程就此完成了,而阴阳五行中的十二长生系统,死,只是整个人生链条中的一半而已。
”我“从哪里来?就从父母教你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那一刻来的。
什么时候我成为了“我”?就从你听懂了父母教你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人生中第一次喊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那一刻。
接下来,随着你的成长,你的接收能力、理解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像你选择的那个家庭中的人。有句怎么说来着?不愧是我XX家的孩子。慢慢地,会一步一步地成为了一个符合家庭、社会、团体标准的人。“我”就是这么来的。
二、要到哪里去?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说:地球上有大约195-197个国家,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334个地级行政区,天上有飞机,陆地有汽车、高铁,水中有船,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到达。
从从事的行业来说,自古就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有多少细分行业?我真不知道。
看到没,选择似乎是无限的。但我告诉你,看似选择无限,实则,你的选择早已被锁定。谁锁定的,你自己。
展开全文
所以,“我”要到哪里去?答案得由你自己来回答。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标准答案都不一样,中国有14亿人,地球有50多亿人,无论哪一个都是标准答案。
为什么这么说?一切的答案得回到“我从哪里来”。
你接受什么样的答案是正确的,这个正确就锁定你。
父母告诉你出生地好,你接受,你一辈子也真正意义上走不出你的出生地。
社会告诉你学计算机好,你接受,你一辈子也真正意义上锁定在了计算机行业。
这样的公式再下去,总写也写不完,自己去对号入座。寻找“我要到哪去”的答案,看你接受了什么,拒绝了什么。
三、“我”是谁?
为什么“我是谁?“这个问题放到最后来讨论?看懂了”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就会回到这个问题。无论什么时候,人从出生开始,就是在经历“我”从哪里来,要到里去这两个阶段。人生最后谢幕时刻,才会想起第一个问题:我是谁?
在“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整个阶段,就是人的成长,在接收信息、接受信息、拒绝信息中造就了一个“我”。
我说“我”并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是婴儿时未叫爸爸妈妈时的我。这是两个我,一个本真,一个天真。这两个我会在整个人生阶段中不停地在大脑中抢地盘,一个叫你往左,一个叫你往右。往往众生受世俗的影响太深,要求眼见为实,“我”是宁不过我的。
所以老子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四、我又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问题了。如果我写到第三点就停止了,一定会说我转移视角,回避真正的问题。
是的,我把我分成了两个我,来解读世界人生三大哲学问题,确实不是最优解,甚至提不上解。所以,事实上,我没有真正回答出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出来。我只是想通过把我分成两个我这样的视角来带朋友们理解什么是开悟,什么是事物的本质。
为什么我回答不了这三个问题?我觉得人的思想要有度。我认为我在思想上接受到的除了国家的正确价值观之外,就是老子的思想,道的思想。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都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个先天地他都不知道,我没有胆量说要要在思想上要超越老子,没那能力,想都不敢想。所以思想要有度。
本篇完,希望对你有帮助。共勉。
----
你理解了吗?如果没有,请相信一定是我的原因。
--公众号同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